第(3/3)页 没有陛下允许,对武植的信任也不会有今日燕云十六州收回的结果。 武植是个人精,总之一切好的都归功于陛下,这样一来,他得到的好处只会更多。 要是居功,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得到了莫大的功劳,实际上功劳全让你占了,别人怎么活? 这样是不明智的。 武植就聪明多了,实际上你就算都说是陛下的功劳,谁也不能否认这事是你做的。 一句话的事情。 这样一来,宋徽宗简直满面桃花,激动的脸色通红,甚至被武植说的有些飘了。 宋徽宗高兴了,当场便一挥手:“武植接旨!” 旁边的童贯则是拿出了一道圣旨出来。 这圣旨非同一般。 因为没有走大宋制度的流程,而是宋徽宗直接决定公开宣说出来的。 这种情况的圣旨一般叫做手诏,因为不具备什么法律效应,没有经过大宋体系的程序。 因为官家的圣旨是要经过宰相,和中书机构的。 没有经过这些程序的,大宋对于宋徽宗的手诏可以选择不执行。 尤其是中书舍人,对于起草的圣旨他们若是觉得不合适可以选择驳回,不予通过。 对于君权,古代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限制。 只是现情况不同。 因为圣旨其实是由蔡京掌管的一道程序,而中书舍人则是梁师成。 但他们真的敢违背宋徽宗的旨意吗? 蔡京一个只想着讨好宋徽宗的人,他敢做这事,怕是找死。 梁师成更不愿意得罪武植。 所以这道圣旨基本上宋徽宗开口了,直接执行,没那么多弯弯绕绕。 说到底,官家就是官家。 没人愿意这种人存在威胁官家,要是有,那就换掉。换不掉那就想办法。 最后童贯宣读了旨意,首先是一篇冠冕堂皇的话,夸奖了武植之才,之功劳,然后便册封了武植为镇国公,还是世袭制…… 即便是此刻听到这话的武植也是有些惊讶。 他知道官家会赏赐,但赵公子一下就册封个世袭公爵,这也太牛逼了吧! 武植不由在想,若是以后他平定了辽国和金国,他这官职已经如此大,还要怎么封赏? 会不会出现既然无可赏之物,那就赐死的局面? 武植内心摇摇头,想来这个问题不存在。 因为宋徽宗是昏君。 再一个,武植有自保的手段,真到了那个时候,宋徽宗感激他还来不及。 总之武植都有对付的办法,至于现在这个镇国公,武植欣然接受了。 第(3/3)页